南方财富网-保险频道

保险首页
保险知识 保险产品 保险公司

分红险好不好?买分红险如何“避雷”

2016-02-26 09:11:23 保险网 http://baoxian.southmoney.com

  分红险好不好?买分红险如何“避雷” 南方财富网小编为您提供最新分红险好不好相关资讯查询

  提起分红险,投资者大都耳熟能详,知道该险种集投资与保障功能于一体,有较强的市场吸引力。但很多人对分红险的了解也就仅此而已,往往未将之“吃透”,便听信“诱导”,匆匆“下单”,结果难免“踏雷”。

  “踏雷”者众

  近日报载,2014年6月,某险企代理人陶某向刘女士推销一款5年期分红型年金险,称年交2万元,60岁后每年返还基本保额的10%,收益则比银行定存高几倍,交钱就有逾3000元利息。刘女士心动,决定悄悄为儿子投保。正式签约之日,陶某却拿出两份合同,一份为5年期,年交5000元;另一份为10年期,年交1.5万元。尽管与其之前所说5年交10万元保费有出入,不抵高收益诱惑的刘女士还是签了合同,并在陶某“代签没问题,我们有路子能过关”的保证下,代为被保险人的儿子签名,交纳首期2万元保费。

  然而,投保一年后,因经济拮据,刘女士未能如期再交保费,今年初才向朋友借得2万元准备续交,却被险企告知须交滞纳金。此时,其子得知母亲悄悄为自己借钱投保,既未征求他的意见,也没有他签字,流程明显违规,遂强烈要求退保。但险企称,仅可退两份合同总计7000元的现金价值,且3000余元利息不能取出。这意味着,刘女士所交近七成保费将“打水漂”。双方纠纷至今,直到近日媒体介入,险企才称会向代理人核实情况。

  生活中,类似刘女士这样在分红险上“栽跟头”者不乏其人。如顾先生2009年购买一款20年期分红型两全险,年交1万余元。当时,上门推销的代理人出示《红利演示表》称,该产品每年分红5000元。但2014年,顾先生因故打算退保,却被险企告知,这几年其分红所得仅1000多元。顾先生提出,《红利演示表》与实际分红相差悬殊,质疑代理人利用虚假红利,诱其“上钩”。又如,四年前,陈小姐经某险企代理人推荐,买了一款“高收益”分红险,年交1.5万元,每年分红却仅三四百元。而且,她仔细查阅条款细则,发现合同期实为70多年,倘提前退保要扣大部分本金,损失不小。

  “踏雷”寻因

  瞧,一时冲动买分红险,要么无端惹出是非,要么几乎“颗粒无收”,未免太不尽如人意。有鉴于此,如何理性看待、合理投保该险种,值得消费者上心。

  综观多数分红险纠纷事例,消费者之所以“踏雷”,从表面看,首当其冲乃代理人“诱导”所致。拿刘女士来说,且不论陶某让其代被保险人签名之举明显违规,可能造成消费者理赔无效,实际上,从推销时力荐一份5年期交10万元保费的合同,到签约时擅自变成两份总长10年期,合计须交17.5万元保费的合同,足见陶某自始就有把握以高收益作饵“吃定”对方。顾先生和陈小姐的遭遇也大体类似,前者是中了代理人拿《红利演示表》当真实分红水平的圈套,后者同样罔听代理人的“高收益”宣传,结果分红少得可怜,对合同期限亦是“后知后觉”,以致进退两难。

  不过,代理人素质欠佳只是一个方面,“深究”起来,一些消费者本身对分红险缺乏认知,只期望以此赚钱,如此本末倒置,也应为“折戟”分红险承担一定责任。

  比如刘女士,只听见陶某强调分红险利息高于银行定存数倍,却不懂定期存款中途退出,本金不会受损,但若中途退保,未满两年要扣手续费,满两年仅退现金价值,根本拿不回全额已交保费,以致现在陷入被动,挣扎于退保就得“割肉”之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