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富网-保险频道

保险首页
保险知识 保险产品 保险公司

北京养老机构如泉涌:归功于激励政策 

2017-02-16 09:26:26 保险网 http://baoxian.southmoney.com

    

北京养老机构如泉涌:归功于激励政策接下来是南方财富网的小编给您带来的北京养老机构如泉涌:归功于激励政策相关资讯。

  从2014年到2016年,北京养老市场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养老机构的逐年增多。但专业法律人士认为,大部分养老机构赚的钱多来自于政府的政策补贴,例如,建设补助款、税收减免政策、购买服务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府较为强势、机构较为弱势的现状   

  法治周末记者

  宋媛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2亿,占比为16.1%,其中65岁以上老人达到1.4亿,占比为10.5%。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48亿,且失能老人数量持续增加,目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总数已达4023万。

  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养老市场的空间也在不断加大,各路资本纷纷涌入。养老智库的发起人朱平认为,这些机构主要还是看中了政府的激励政策。

  2016年7月,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要求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至40张;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为申办养老机构扫清不合理审批程序;再到日前民政部、发改委、公安部等又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营造公平规范的发展环境。这无一例外为各路资本进入养老市场扫清了障碍,创造良好的政策空间。

  现实中,政策对于养老机构的发展能带来哪些利好?养老市场近年来发展情况如何?由养老智库发起人朱平牵头、组织撰写的“北京养老白皮书”系列报告,以北京为例作出了解读。

  驿站式养老服务受青睐

  从事养老行业多年的朱平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养老市场的发展动态、规律,为养老机构作决策提供相关的依据和数据,从2012年起,朱平着手调研北京养老市场。

  2014年开始,朱平牵头、组织撰写“北京养老白皮书”系列报告,到今年的2月6日《2016年北京养老机构发展调研白皮书》出炉,已是第三份报告。

  “从2014年到2016年,北京养老市场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养老机构的逐年增多。”朱平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除了国家层面的利好政策,近年来,北京市民政部门先后出台《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居家养老“养十条”等政策,正在逐步构建起市、区、街道、社区的四级养老服务体系。过去在市区很少见到养老院,现在分布在各个社区街道。

  其次,驿站式养老服务可以说是2016年的“热词”。

  朱平解释,所谓的驿站式养老,就是社区养老,和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不同。一般养老机构都在50张床位或以上,而这些驿站有的仅10张床位。这是近几年北京市力推的一种养老服务新模式。这些社区养老中心朝着小规模、多功能的方向发展,辐射居家。

  驿站式养老服务的快速发展还与2016年养老机构床位趋于饱和密切相关。白皮书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市养老机构实际入住人数为75721人,实际入住率约为57.6%,比2015年的58.2%略有下降。

  “这还不算没有在民政统计范围内的养老机构,如果一并算入,北京地区养老床位空置率已经快接近危险水平。”朱平说,随着床位数趋于饱和,土地、房屋价格的不断上涨,靠新建养老院取得建设补贴的做法也会逐渐被行业淘汰。在这种情况下,小规模、多功能服务的养老驿站就显得更加灵活,能够为居家养老提供有力支持。

  朱平告诉记者,在政策方面,随着今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在民政部门登记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以依法在其登记管理机关管辖范围内设立多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当然政策出台到具体落实还需要时间,但此项政策确实将更有利于推动这种小型驿站式养老服务的连锁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