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国十条”落地备受期待
2015-01-12 14:22:45 保险网 http://baoxian.southmoney.com
2015年“新国十条”落地备受期待
如果说“‘新国十条’出台”是2014年当之无愧的“保险头条”,那么“‘新国十条’落地”必将成为贯穿整个2015年的关注焦点。面对“新国十条”释放出的政策红利,保险业内各方主体早已摩拳擦掌,期望在用足、用好政策的同时觅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农业保险渴望突破
“‘新国十条’的出台,让全行业激动振奋、倍感自豪,增强了保险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保险业已定位在社会稳定、社会治理、社会安全、社会保障层面,我国正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迈进,我们迎来了大保险大保障的加快发展里程碑的新阶段。”谈及“新国十条”带来的机遇,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国富说,农业保险是大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是创新支农、惠农、富农的方式。贯彻落实“新国十条”,农业保险要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有新的突破。
在宗国富看来,随着农业保险风险管理发展和农民风险需求的不断提高,农业保险产品呈现多样化创新趋势,尤其是针对我国这种以小规模农户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已成当务之急,而当前农业保险的产品创新需要实现四大突破,即保障程度要突破保成本,向保产量、保收入拓展;承保种类要突破种、养、林,向农林牧副渔大农业及“三农”多领域拓展;农险领域要突破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化及生活领域拓展;保险责任要突破农村家财险、平安险,向农村综合社会治安、社会环境、公众性、公益性责任拓展。
对于农业保险的服务和技术创新,宗国富说,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应由事后理赔向事前防范转变,保单条款设计要向通俗化、简单化转变,理赔服务应由循序渐进向快速理赔转变,突发事件则应由程序规范处理向预警、应急预案、应急响应转变。此外,加快技术创新是我国农业保险走出困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农业保险经营与管理技术的引进和创新,能够有效降低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成本,控制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增强农业保险发展的动力。具体而言,农业保险技术创新应当实现三个扩延,即灾害查勘和定损由人工操作向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地面应急指挥救助的“天空地一体化”扩延;风险转移由再保险向大灾风险基金和证券化扩延;损失确定要由传统的查勘定损向高技术精算、气象指数、价格指数扩延。
民生保障更进一步
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会文明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总体上看,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在构筑保险民生保障网方面的巨大潜力尚待挖掘。
“‘新国十条’站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格局中规划和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政府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政策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乘政策利好的东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有望呈现‘井喷式’快速增长,迎来发展的春天。”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宋福兴说,作为医疗健康服务的重要付费方,健康保险具有服务链条长、涉及领域广等特点,能够有效拉动医疗卫生、健康管理、药品和医疗器械制造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形成“大健康”产业集群,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新国十条”把商业健康保险放在健康服务业中通盘筹划,在产业链整合的大框架下规划和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不仅促进了医疗、护理、康复、养老等保险保障与服务的有机结合,而且商业健康保险的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服务内涵也进一步丰富。
谈及如何将“新国十条”落到实处的话题,上海保监局长裴光说:“顶层设计的蓝图已经描绘,只有找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整体布局中的定位和方向,才能真正有效贯彻落实,才能通过实际举措把‘新国十条’落到实处、实现政策红利最大化。”裴光说,上海是最早开展研究探索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地方,下一步要在前期良好基础上结合上海实际抓好推进落实,同时抓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拓宽保险资金运用范围,借力自贸区平台深化对内对外投资。针对上海老龄化程度高的现实特点,上海保险业将把支持和服务养老作为未来保险服务的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