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富网-保险频道

保险首页
保险知识 保险产品 保险公司

肉价上涨养殖户拒买保险:生猪价格指数险销量减半

2016-05-19 09:12:01 保险网 http://baoxian.southmoney.com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经过持续的上涨之后,5月11日,生猪出场价格为20.70元/公斤,玉米批发价格为1.92元/公斤,猪粮比为10.78:1。在这种情况下,生猪养殖户一般会赚钱,影响生猪养殖户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一般为6:1,这也是多数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赔付与否的标准线。“目前猪粮比如此之高,即使后面有所下跌,短期内也不太可能下跌到6:1以下,保险不会赔付,基于这一判断,养殖户不愿购买保险很正常。”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

  截至4月底,安华农险今年共取得生猪价格指数综合保险保费近1200万元,其中北京为1100多万元,山东为将近100万元。而2015年同期,安华农险取得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保费2600多万元,今年的保费收入同比大约下降了55%。

  目前,而不少生猪养殖户已经开启了疯狂补栏模式。尽管有声音呼吁补栏要理性,一旦大家都疯狂补栏,必将为下一个下跌周期打下基础,终将步入“母猪补栏补到过剩,猪价下跌跌至亏损”的老路,但是缺乏统一行动的养殖户是不会放过眼前这一波获利机会的。

  “猪价下跌时,也是保险发挥作用的时候,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赔付率会很高。这种时候保险的销量也会随之大幅上涨。”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县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何打破悖论?

  理论上,生猪价格指数在猪价下跌时赔付率高,承保业务亏损不足为怪,在猪价上涨之时赔付率低,承保业务应有适当利润,但在实践中,相关险企却发现,在猪价上涨时,尽管赔付率低了,但投保率更是大幅下降,业务经营并未得到大幅改善,这成为一个悖论。

  如何打破这一悖论?险企不断探索。

  周县华表示,在目前猪粮比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一年期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基本没有市场,养殖户也不愿意购买。根据经营实践的反馈,安华农险及时调整了产品策略,主要开发3年期的产品并推动这一市场的发展。据该公司业务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其在北京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全部为3年期业务。

  “由于规模化养殖户对市场变动信息非常敏感,对短期趋势的判断也很准确,对于1年期产品而言,他们能根据对赔付的预期来选择是否购买。”上述业内人士分析道,这对养殖户来说,保险不失为一个弥补猪价下跌期间损失的好方式,但对险企而言,经营风险却大大增加。

  周县华表示,力推3年期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是从更长周期来考虑生猪养殖户的风险,风险的不确定性更大,这类产品既能满足养殖户转移风险的需求,同时也能更好地平衡险企的经营。据他介绍,目前市场上保障周期长达3年的价格指数保险并不多见,但他认为这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推出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本意是减少生猪市场的大起大落,减小市场波动,打破猪周期的魔咒,但为何目前猪周期依然“我行我素”?周县华表示,目前由于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覆盖面还很低,尽管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但整体来看,全国的生猪投保率肯定低于10%,因此,即使投保的养殖户也不可能避开市场整体的波动,只能选择随波逐流,猪价上涨时补栏,多养猪多赚钱;猪价下跌时宰杀能繁母猪,少养猪少亏钱。

  目前,北京、上海、四川、浙江、江苏等地都在尝试开展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以及其他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指数保险,周县华建议,在推广这些保险时,要保持财政支持的力度和持续性,进一步扩大价格指数保险的覆盖面,只有覆盖面达到一定标准,其对于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才会较为明显地发挥出来。

  更多肉价上涨养殖户拒买保险相关资讯请关注南方财富网保险子站